近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交通运输部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、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览会在北京胜利闭幕。在大会同期举办 “天竺车谈”直播活动上,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信科智联”)副总经理、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范炬博士,就C-V2X车联网的价值、应用、产业发展等业内较为关注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沟通。以下为采访要点内容。
首先,范炬博士介绍了中国信科集团以及中信科智联。中国信科集团是C-V2X车联网原创技术策源地,中信科智联是集团旗下开展车联网业务的骨干载体,也是C-V2X技术标准制定、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。作为行业领军企业,中信科智联可向市场提供领先的C-V2X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,全面满足智能网联车载前后装与以及路侧市场的需要。
在谈到新产品和新技术时,范炬博士重点介绍了中信科智联面向车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。一个是车规级5G模组DMM21。该产品支持5G独立组网(SA)和非独立组网(NSA),同时兼容4G、3G和2G,此外还集成双频GNSS接收机,满足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定位需求。另一个是C-V2X射频补偿模组DRA10。产品具有两个特点,一是自适应补偿,可以自动根据线缆损耗进行补偿,从而提高天线发射功率到标准规定的范围。二是尺寸小巧,既可以与天线集成,也可以做成盒子灵活放
这两款新品进一步丰富了中信科智联全栈式车载前装解决方案,结合之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车规级C-V2X模组DMD3A,公司具备了完整的5G+C-V2X核心元器件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能力,在高质量创新突破方面拥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谈到C-V2X目前的应用情况时,范炬博士介绍了当前几大类应用场景。第一类是在有人驾驶情况下给司机的安全预警,目前已在C-V2X前后装车辆及各个示范区应用。第二类是C-V2X融合辅助驾驶,弥补单车感知无法超视距、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、无法协作等局限性,相当于在原有只能看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说和听,从而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、效率和舒适性。第三类是C-V2X在特定场景下L4无人驾驶的应用,当自动驾驶车流量大、路况复杂比如有交叉口、或者优先车辆与普通车辆混行等场景下,通过C-V2X技术进行自动驾驶车辆协同,能够大大提高自动驾驶通行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。
此外,范炬博士也对未来C-V2X车侧渗透率、路侧覆盖率的提升,以及未来C-V2X产业发展前景做出了相应的分析。目前,中国在C-V2X车联网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优势,但面临着“重建设轻运营”、“两率一感不足”的问题。他建议,一是多措并举提升C-V2X车端渗透率,推动V2V应用,当渗透率跨越15%拐点,之后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;二是提高路侧设备覆盖率,科学规划,可优先在重点风险路段建设,进一步发挥V2I价值;三是在重点城市进行单城打透,在渗透率和覆盖率高的情况下,运营有价值应用,形成商业闭环,之后全国推广。
最后,范炬博士表示,中信科智联将在社会和产业界的支持下,大力推动C-V2X车联网和车路协同,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演进,助力我国智慧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,践行中信科智联让出行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绿色的企业使命。